葛洪所著《抱朴子》分內篇和外篇,兩者各自成書,互不相屬,今先談內篇。
《抱朴子內篇校釋》封面:
作者:王明
出版:中華書局
內容:
《抱朴子內篇》是魏晉神仙道教的代表作,也是集魏晉道教理論、方術之大成的重要典籍。清代孫星衍曾有校刊本行世,今人王明的《抱朴子內篇校釋》在其基礎上進行校釋,是目前唯一個校勘和注釋兼顧的版本。
感想:
以下分《抱朴子內篇》和《校釋》兩部分談:
葛洪在《抱朴子外篇‧自敘》說:「其《內篇》言神仙方藥、鬼怪變化、養生延年,禳邪卻禍之行,屬道家。」縱觀《抱朴子內篇》二十卷,可說是一部富有宗教哲學和科學技術內容的書,其在宗教哲學方面所表現的思想主要有三:
一是神仙思想。葛洪出身貴族,信奉神仙道教,跟以符水治病的民間道教不同,神仙道教的特點是通過服藥以求長生不死,希望能在超人間的世界裏延續貴族一般的生活。他們害怕生命有限,深感富貴榮華如朝露,轉瞬間便煙消雲散,故妄想長生成仙,永遠享受。因此《抱朴子內篇》裏充滿著神仙家言,如《論仙》便大肆宣揚神仙不死、神仙可求、學仙之方法等:
夫求長生,修至道,訣在於志,不在於富貴也。苟非其人,則高位厚貨,乃所以為重累耳。何者?學仙之法,欲得恬愉澹泊,滌除嗜欲,內視反聽,屍尸無心,而帝王任天下之重責,治鞅掌之政務,思勞於萬幾,神馳於宇宙,一介失所,則王道為虧,百姓有過,則謂之在予。醇醪汩其和氣,艷容伐其根荄,所以翦精損慮削乎平粹者,不可曲盡而備論也。蚊噆膚則坐不得安,虱群攻則臥不得寧。四海之事,何祗若是。安得掩翳聰明,歷藏數息,長齋久潔,躬親爐火,夙興夜寐,以飛八石哉?漢武享國,最為壽考,已得養性之小益矣。但以升合之助,不供鐘石之費,畎澮之輸,不給尾閭之洩耳。
仙法欲靜寂無為,忘其形骸,而人君撞千石之鐘,伐雷霆之鼓,砰磕嘈囐,驚魂蕩心,百技萬變,喪精塞耳,飛輕走迅,釣潛弋高。仙法欲令愛逮蠢蠕,不害含氣,而人君有赫斯之怒,芟夷之誅,黃鉞一揮,齊斧暫授,則伏屍千里,流血滂沱,斬斷之刑,不絕於市。仙法欲止絕臭腥,休糧清腸,而人君烹肥宰腯,屠割群生,八珍百和,方丈於前,煎熬勺藥,旨嘉饜飫。仙法欲溥愛八荒,視人如己,而人君兼弱攻昧,取亂推亡,闢地拓疆,泯人社稷,驅合生人,投之死地,孤魂絕域,暴骸腐野,五嶺有血刃之師,北闕懸大宛之首,坑生煞伏,動數十萬,京觀封屍,仰干雲霄,暴骸如莽,彌山填谷。秦皇使十室之中,思亂者九。漢武使天下嗷然,戶口減半。祝其有益,詛亦有損。結草知德,則虛祭必怨。眾煩攻其膏肓,人鬼齊其毒恨。彼二主徒有好仙之名,而無修道之實,所知淺事,不能悉行。要妙深秘,又不得聞。又不得有道之士,為合成仙藥以與之,不得長生,無所怪也。
二是宿命論。葛洪認為「命之脩短,實由所值。受氣結胎,各有星宿」(《塞難》),即是人們生命的長短,預先由天上的星宿所決定:命屬「生星」,則其人必好仙道,必得長生;如命屬「死星」,則其人不信仙道,不得長生。這點實與其神仙思想抵觸,因為既然有人命中注定信仰仙道,必得長生,那就坐待成仙,何需苦練?
三是由上述二者揉合起來的「玄」的觀念。「玄」是「自然之始祖」,是「萬殊之大宗」,它的作用能使「乾以之高,坤以之卑,雲以之行,雨以之施,胞胎元一,範鑄兩儀,吐納大始,鼓冶億類」(《暢玄》)。此超自然的「玄」,是創造天地萬物之母,但不是物質性的東西,十分抽象,無以名之,名之曰「玄」。但凡修仙的人,均需冥思玄道。所謂「玄道者,得之乎內,守之者外,用之者神,忘之者器,此思玄道之要言也」。
在科學技術方面,《抱朴子內篇》所表現的觀點也有三:
一是論氣生天地萬物。葛洪說:「夫人在氣中,氣在人中。自天地至於萬物,無不須氣以生者也」(《至理》)。這裏的「氣」是指充滿宇宙極其細微的原始物質。人就在這個氣當中,「氣」也就在人體之中。自天地至於萬物,所有東西都是依靠「氣」來生成。
二是論形神關係。葛洪說:「夫有因無而生焉,形須神而立焉。有者,無之宮也。形者,神之宅也。故譬之於堤,堤壞則水不留矣。方之於燭,燭糜則火不居矣。身勞則神散,氣竭則命終」(《至理》),這裏把「形」譬做「堤」和「燭」;把「神」譬做「水」和「火」,說明堤壞則水不留,燭糜則火不居,結論是精神依存於形體。
三是論物類變化。天地間物類的變化是無窮的、形形色色的,而人工的變化可以替代自然,比如從鐵礦砂冶煉成鐵,從銅礦石冶煉成銅,這對於鐵和銅的原來性質沒有改變。至於從本來不是那種東西,用人工變成那種東西,它的意義則不同,例如「水火在天,而取之以諸燧。鉛性白也,而赤之以為丹。丹性赤也,而白之而為鉛。雲雨霜雪,皆天地之氣也,而以藥作之,與真無異也。」(《黃白》)。這是說,用陽隧(古代銅製的凹鏡)向日可以取火,用方諸(古代的方銅鏡)在月下可以取水。雲雨霜雪是自然變化,但人工可以用藥物製造人造雨、人造冰、人造雪。所有這些,說明「變化者,乃天地之自然」,只要掌握自然變化的規律和方法,皆可人工製造。
《抱朴子內篇》重點是圍繞成仙長生這一問題,是一部具有比較完整理論的著作,有助研究晉以前道教的歷史,在化學技術方面也有其史料價值。
在《抱朴子內篇》裏,近半數篇章都採用答問的形式,闡述其神仙思想,駁斥其他人對求仙的質疑。然而,即使不在專門講述求仙訪道的篇章中,例如本來是講煉丹或醫學,葛洪也會把話題轉到如何長生、如何成仙方面,極盡荒唐附會之能事。
至於《校釋》部分,是以清孫星衍平津館校刊本為底本,特點是編者在前人校勘工作的基礎上,把成果匯合起來,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校語和訂正,可視作一次集校;而注釋方面,因《抱朴子內篇》向來沒有注本傳世,編者則略為注釋,以助讀者理解。
書後的附錄一包括《內篇佚文》、《內篇序》、《外篇‧自敘》、《晉書‧葛洪傳》;附錄二包括《新校正抱朴子內篇序》、《抱朴子內篇目錄》、《校刊抱朴子內篇敘》、《葛洪撰述書目表》。
留言列表